查看原文
其他

尔乃佳人 | 本原

本原 文汇笔会 2021-03-11

文汇报笔会副刊刊发散文


在数千年的文化中,我们从来不缺关于自警的敍述。“国难思良将,家贫思贤妻。”“灾害临头要吃饭,病榻之上想医生。”这次史无前例的疫情,当然会让我们产生史无前例的反省产生史无前例的新想法和新进步。现代文明的本质是变动不居、充满风险,由此,理当摒弃那些,事到临头才想起以及呼唤别人的陈旧套路中。

——题记      





或许,因为是关系实在密切,即便再重要,久而久之,也视之为寻常物,寻常安排,并不十分当回事。比如说吃饭,吃米饭。何曾有过深入的感受,更遑论认真的品鉴与思考啊!


时值庚子,“黑天鹅”光临,适应“战时机制”,有近两个月禁足在家,起始一段时间,与外界的物质流通严重阻滞。虽然什么都可以省,有些甚至可删却,唯有吃饭一事,暂停键不可按。



人嘶马吼,平素在社会上并不耀眼的医务人员,一时之间成为亿万众瞩目的焦点。上海医疗队率先出发,在浓浓的悲壮氛围中,告别除夕夜万家灯火时的团聚,逆行而上,赴汉驰援。千里之外,疫情呈爆发状增长趋势……太太曾在医院工作,数次参与医疗救援事项,家中对当下情势的敏感度,可以想象。我虽然也曾历经十七年前的非典大考,但此次的忧虑、纷扰、烦恼,屡屡缠扰,挥之不去。最后,竟然还聚焦于极为具体、琐屑的想法:宅家多日,荤素两菜日益耗量。粮食,主力者大米,这面红旗还能打多久?雾锁前景,只好用力细察身边事。甚至有几分凄惶,在心中浮沉。当然,细究下来,这些很不鸿鹄,很不宏观的想法,不可简单呵责。保持对庚子岁月的忧患意识,恐怕于中国人是一种用不着格外强调的文化自警。


幸好家中包装米稍有备存,又有一位年轻朋友,戴着口罩、手套,护装齐整,驾车“冒险”送来一些新脱壳加工的上好大米,这下真是舒了口气。



还多虑、忧惧什么?犹似当年老人家讲的:“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!”防疫、战疫,实际上,三十六计,“宅”是上策。我自不出门,神仙难下手。我和太太皆有两大共识:我们健康,拒毒于外,这也是莫大的贡献!另一大共识是,家中有米,冰箱中还有两瓶醉麸、三瓶香辣腐乳、三瓶麻油、几包肉松,油盐柜内的物品也充裕。即使腐乳下饭、酱麻油下饭,生命能源还是保证的……我们这批人,什么生活状态都经历过。与大跃进时代那三年、与下乡插队岁月相比,凭此,足可轻松、安然对付一两个月。当然,此后情况有所松动,电商小哥渐次恢复,太太每天一清早先起床,抢住购菜及相应物品时间,供应没有出现大的问题。


获得外力支援的大米之后,心中对米的感觉,悄然间不一样。似乎他乡遇故人,有相聚的惊喜;故友新知,更有进一步沟通了解的期待。试图对新的关系,有新的认识,意思中油然充溢着十分的敬重。



开局先下了一着,家中的用餐制度作较大改革,三餐改为两餐。这也是秉承以前所教导的,“忙时吃干,闲时吃稀。忙时用三餐,闲时用两餐”。晚上又主要吃菜及玉米等其他杂粮,很大程度上,其中也内涵了对米的珍惜之情。大米消耗,当着眼于较长时间段,细水长流。好在整日宅家,消耗量减少,防止发胖,两餐制应该也是科学的。


抗疫之要,首先在于增强主体免疫力。就餐制改革,无论如何,进食总量减少这是事实。为确保免疫力的稳定与增长,必须在休息与睡眠上有新的重视。自己长期以来有晚寝的习惯,也累及家人,不到零时子夜,全无倦意。因此,又严格按规定,不管入睡状况如何,手机唤醒功能,确保在床上躺八九个小时。第二天醒来,按程序备餐,第一餐的时间,也顺延至上午十点之后,感觉上还是中午时分的中饭。


于是,对这份中饭,态度上是完全不一样的。一改为两餐制之后,我主动提出,家中分工要调整,太太负责菜肴料理,煮饭一事,本人负全责。世上确实最怕认真两字,但凡用心了、认真了,嘴上常叨叨的使命感、责任感,悄然融于心、化于形。对米的新知,在庚子初一开始的煮饭实践中,也渐次觉悟。



米饭最基本构成是米与水。米好,水也要好!好水方可确保米的色、香、味、形,在成饭之后有充分呈现。好在家中净水器是去岁冬日新调换的,此水很可人意,细品温开水,竟然也略有清甜之感。虽然如此,放水多少,仍一点不可随意,一定量的米,必须配置适量的水,讲究分寸感极为重要。按规定,水量应当符合电饭煲内胆的刻度,实践中其实不全然。不同产地,不同类型的大米都有自己个性,有的耐水,有的喜略干,万不可一刀切。几次摸索体会,我家所购大米,放水时必须比内胆的刻度高出二毫米左右。内胆刻度是左右两道对称的,看水多少,我是坚持放在水池柜台边一固定地方,高低有节,左右刻度转圈看两遍,平衡酌定之后,才算齐活。


当然,水的分寸把握是否合适,最后还是要由成果来检验。准备用餐,摁开电饭煲盖子,先舀一平勺出来,一看饭的成色,也就大概明白了。饭粒上散发一层水晶晶的银色,入口稀软而又粘齿,这就有点过,湿了;若盖子一开,饭香迎面,饭粒上那层银色则在低光谱段,大半湿度不及,干了。虽说,饭的干湿各有所好,但我在这点上奉行中庸。饭粒上当有银色,入眼瞬间却不晃;饭香生发,疾徐平稳而悠然。品嚼之间,你能感到,很柔软却有弹性,甚至有一点韧劲,一口下去,齿颊之间还是饭的清香。这是米借助水,成就为饭之佳品。


随着专职煮饭的时日累积,对米和水的关系,又摸索出新门道。米下锅入水之后,实际上用不着立即开煮,让两者相处一段时间,以三刻钟上下为好。此时,鼓鼓的米粒大半已为渗入的水,米水交融,通电升温,饭成,自有一番境界。这里涉及睡眠休息与煮饭程序的时间安排,初涉,似乎很烦人,好在智能时代,有手机唤铃统筹,恁地不费事。



若这锅饭是好饭,但也要看你怎么吃!细想过往时期,身边真的还有谁,把吃饭这天下第一大事当件事!或大口咀嚼、水陆并进,以完成任务为了事;或细划两口、眼盯视屏,以用餐阅读“一岗双责”为习惯;或与人交谈、心不在焉,以言语佐餐把菜肴米饭于悄然间推入口腹为常态。人的态度和行状,一大半确实是由环境塑造的。平和时期,即使面对这类异状,谁也不想管这么多。犹如日常时节,对医务人员不为顾念那么多。实在难得有人,为医务人员写上一首真诚而又深情的颂诗,更不会为忙碌且劳累的白色背影而热泪盈眶……


鉴于插队落户时期,遍历大米生产所谓起始与闭环的全产业链,翻整稻谷水田,育秧、插秧、灌水、施肥、灭虫、除草、收割、脱粒、晒谷、再送去十里之外的公社粮库卖粮,说动吃公家粮的把关人员能给评个好等级……深知其中艰难,“一粒米,两担水”。我对吃饭的态度应该说是历来认真的,甚至有些许敬畏。但真正到“用心、用情”吃饭这个地步,还是今岁初期,面对庚子不幸。


几次体会下来,如何吃饭,实在是大有讲究。电饭煲响起鸣声,是意味着饭已煮熟,这个时候,在时间安排上,不应该立即用饭,还是先去忙其他事情。用二十分钟左右,让新煮成的饭在电饭煲中焖着,迫使缭绕的蒸汽静心沉淀,再次以其高温烘焙、松软即将上岗的新饭。这一步极为重要,可脱水味、可孕清香、可增颜色。


开锅舀饭,我始终认为,一定要取其少,而不可取其多,大约在整餐用量的三分之一为妥。因为,这个时段只是一种初品,意在唤醒对饭的味觉认识,这十分有利于形成对今日这顿饭的比较与鉴赏。因为量少,动筷品尝就有了相当的认真和珍惜,此饭的好处丝丝入心,常在刚吃出一点味道时,第一回的饭已净。出人意料的是,接下来打开电饭煲盖,在家中,把饭的主体部分与太太悉数分掉,重整碗筷,再用餐之时,第二回的饭似乎更胜于第一回。此时水星味已全无,干湿似乎更加得体,饭的柔劲开始发力,米的清香已趋于沉郁,真正认识米的成色,我觉得,在主体部分方可一览无遗。犹似察人,一定要看大节!



为保持这份真实的、纯粹的感受,我笑称作为米饭的真正食者,用餐时应该采用“多频次”。为此,要有几样准备。一为盛饭的碗、一为用公筷夹后放菜的碗、另外在左侧则是置温开水的杯子。以便于用餐时,饭归饭、菜归菜,间隔时段,抿上一口温开水,稍作清囗,不让两者味道交互影响。也可让当日第一顿吃干饭的感觉,温润起来。用业内行话说,频道定位要分清楚。在这宅家五六十天中,我愈发明白地认识到,就口味感受,其实吃饭不一定要用菜。



天地之间,米是一种单独的存在,究其地位而言,很是大众,亦与众生关系密切至极。虽与山珍海味有别,但在无数人生的时日之间,静悄悄地提供了生命能源。其外表也不以妩媚动人显现,更没有自以为贵的高冷。人们用心煮成饭之后,清香幽独、神韵超逸的内在气质才渐次散发,对其尊重、珍惜、热爱的人,表现得尤其充分。在城市显得格外怪异般的清冷、整个小区、公寓楼内也无些许喧闹之声那时光,时近中午之前,我每每端起那碗饭,总觉得这是抛开世界浮华与复杂的纯真,是被不凡的黎明洗礼过的情感。有次竟然大声念了句京白:尔乃佳人!


佳人自有其本色、自有其本味,完全用不着借他人的渲染,成就自己的名声。不依赖菜下饭,又如何呢!虽然菜自有菜的味道,但更多的价值,于我看,恐怕是在于营养成分的构成合理。有此“哲学”前提,我很是坚持“分频次”用饭。


如此认识、珍视、喜爱米及米饭者,实际上是大有人在的。我十二分地尊重日本村嶋孟先生,他对米及米饭的感情极不一般地执著与笃深。1930年出生的村嶋孟一辈子就用心做一件事——烹饪白米饭,沿用古法,一煮就是五十多年。朋友告诉我,他在全日本享有“煮饭仙人”的美誉。凡是吃过他米饭的人都会说,“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米饭。”最是那一幕令人感动,每当他在蒸气缠绕的厨房中,赤裸上身,坚守在大饭锅旁,心无旁骛、双目精亮,专注于控制火候时,犹似一尊巍然矗立、体态每一寸肌肉迸发力感,捍卫日本传统稻米文化的雕塑。繁华如斯的东京都市,并不起眼的店面前,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,口碑日隆,他煮的饭数十年来一碗难求!


其实,只要认真思量,不难理解,村嵨孟数十年执著的价值追求,完全源于形势使然、环境养成。一九四五年八月,太平洋战争结束,日本军国主义彻底崩盘,日本国人在战争废墟中苦苦挣扎,盛产稻米的国度,人民多年濒临于饥饿与死亡的边缘。是时,这位正在生长发育期的十五六岁大男孩,苦难似重锤,率先敲碎懵懂的外壳。在他的内心深处,凿出一行极简的句子:什么是米、什么是米饭!应该说,这辈子他与米是最为深沉的患难之交!


村嵨孟


我读到路透社3月13日发自于北京、上海的电讯,题目为:宅家令中国年轻人爱上做饭!这是角度颇为独特的新闻,世界大牌的通讯社发出此条电讯,并非无足轻重。我觉得,新闻的价值,穿透了文字的内容。报道影响受众的地方,不限于有关形势的描述,更多的倒是在于对趋势的揭示或者说提示。灾难会改变人类行为方式、思维方式。在特殊情况下展现出来的东西,会唤醒人们、激发新的想法。


实际上,在数千年的文化中,我们从来不缺关于自警的叙述。“国难思良将,家贫思贤妻。”“灾害临头要吃饭,病榻之上想医生。”这次史无前例的疫情,当然会让我们产生史无前例的反省产生史无前例的新想法和新进步。现代文明的本质是变动不居、充满风险,由此,理当摒弃那些,事到临头才想起以及呼唤别人的陈旧套路中。


宅家煮饭的日子,我还特别深深地明白,对米及米饭的尊重、珍惜,特别重要之处,应该起步于初始、日常的态度。我必定购买小包装或中等密封包装的米,置放一部分于可完全不进入空气的瓶罐中,余下大部分,仍设法加以密封冷藏在冰箱中,杜绝湿气、暑溽对米的氧化,以留住那一份清香和可品味的嚼劲。打头儿开始惜米,自会还你一份美好。日常的轻慢甚至冷漠,一旦造成侵蚀,煮饭时再施以小技巧,加几滴所谓香油或啤酒、或白醋,那成饭之后也就完全是另外一种质地。我负天地啊!


一切似乎趋向如常,但步入庚子正月之后的那段时日,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痕。


没经过苦难,如何理解日常;没走过黑暗,如何珍爱光明。惜衣、惜饭、惜人!何谓方得始终,只问初心在乎。


写于庚子年闰四月二十   


2018笔会文粹《那“通关密语”》已经出版,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可在文汇出版社微店购买,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可跳转至当当购买

【笔会近期作品推荐】

赵雯:纪念伯父赵朴初逝世二十周年

吴学昭:一封无法投递的信,写给杨绛姐

舒飞廉:【武汉特稿】开城这天

张弘:今天的我们,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童书

孔明珠:日本浴衣的故事

顾文艳:隐逝,在巴黎

曹景行:我的世博,最好的世博

曹文轩:写在《儿童时代》七十华诞之际

吴福辉:我们家族的一百年

严修:“侬”——一个令人惊叹的字

林语尘:我总能遇到一些可爱的人
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